今天来讲讲一些做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小技巧与规律。
一、答题思维
文学类文本阅读有三大思维:“虚实结合”、“由内到外”、“以小见大”。
虚实结合:虚实结合是一种写人叙事的文章创作手法,其目的在于表达情感和思想(注:这俩都是虚的)。这种表达方式是间接、委婉而含蓄不露的。作者通常借助能看得见、听得到、摸得着、闻得到(注:实的)等实实在在的人、事、物、景,来传递其内在的情感与思想。
由外到内: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,遵循由外到内的原则。这意味着不能仅停留在对人物外在表现的描述上,而是要透过这些外在表面的现象,深入挖掘其深层内在,包括人物的心灵、情感、精神以及性格等方面。
以小见大:即通过小事情、琐碎的生活现象、小物品、小人物等,联想并触及诸如:社会变迁、社会秩序、社会信任危机、社会公德、社会正义(感)和社会责任(感)、城乡矛盾、代际矛盾、社会关系中的温情、政治经济改革、工业化城市化、科技发展、医疗、扶贫、战争与和平、爱国情怀、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、传统文化和美德、传统技艺、传统的继承传承、女性等弱势群体权益保护、生命主题、生命繁衍延续、环保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、职业道德、世俗的尊卑观等大主题。同时,以小见大还应具有历史感,能从小物件和小事出发,与这些社会问题相联系。
二、理解常见的概念
对人的称呼变化:是反映对人所处环境氛围的变化以及对人情感态度和认识的变化。
评价人的行为:是要分析其思想与性格
思想与情感:思想重悟和理性(认识、主张、观点、哲理、道理);情感重内心和感性(心理活动、情绪、感觉、态度)
时间/年代变化:联系和思考社会背景,反映了时代变迁
对某东西、某事或某人突然间发生改变或表现出不一致时:对应的情感心理可能会有怀疑、紧张于不安/害怕、惊喜、意外、惊讶、质疑/恐惧。
三、常用情感表述
四、手法的运用
出现小段回忆文段:考虑插叙
出现两个人/事:考虑对比、衬托(反衬)、烘托的手法
写一个东西、一种场景或者一种社会生活,实则是在抒发自己的向往、愿望,展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;反之,则是对其对立面(现实)的否定、反对、揭露、批判以及讽刺
情节是由一系列因果关系的事件构成的
优美词句描写/拟人和比喻等手法:喜爱/赞美之情
记叙文的抒情说理不直白,多为含蓄间接的:通过人/物/景/事写出作者/主人公的XX情感或分享了XX思想
人/物/景/事的安排目的:考虑文段与材料以及要素的相互联系:
五、常见题材思考
对于记叙文来说,要透过显性的人与人、人与物、人自身、物自身(景物)、事情等的变化现象看到本质,其本质反映的是人物关系、人物自身内在的情感思想性格(生命/生活状态、精神面貌)等隐性的变化。
有矛盾方成文:城乡/文化/代际(亲子)/物质与精神/理想(愿景/回忆/想象)与现实
六、答题注意事项
妙处、好处、作用、表达效果这四个词意思相近。
中心、中心思想、主旨、主题意蕴、文章立意、写作意图这六个词意思相同。
动作描写方面,如果描写对象是人,回答是动作描写;若不是人,列出一系列动词就行。
分析写景状物的文章时,要从形、声、色、味、质感等多角度剖析景物或事物的特征,同时领会其内在蕴含的哲理和情感。
答题时,要用序号⑴、⑵、⑶ 或 ①、②、③,同时各个答案前后之间空两格。还要注意诸如哪些、哪种、哪一种、主要等问法。
答题审题时要兼顾前有伏笔,后有照应的情况。
写答案时,尽量采用四字短语答题,特别是人物形象类题型。
对于难题,实在想不出答案,就用文章中心思想来回答。